小米手机是一台战斗机,无论从规格还是价格都让人眼前一亮。然而小米手机也是并不完美的,特别是它的摄像头表现存在不少让人期盼改进的地方。今天就为大家深入分析和评测一下小米手机的摄像头,看看它在大家心目中到底能打个多少分。
小米手机 MI-ONE Plus
前两天,笔者收到了1.9.2版MIUI系统的OTA升级补丁推送,里面提及了众多的更新细节,当然对于小米来说,还不是很重大的升级,因为也是一个常规的开发版而已。但是里面涉及到摄像头的一些升级还是有点意思的,包括了:1、新增拍照后的动画效果;2、优化相机触点对焦、曝光、画质;3、优化相机取景预览的流畅性;4、优化支持5M像素16:9拍照;5、优化支持更多的EXIF信息。
转播到腾讯微博
OTA升级界面
不过又到了一个周末,MIUI的1.9.9升级又来了,这次在摄像头方面算是迈出了大一点的步伐,包括改用了新的Gamma曲线优化拍照之类;把低照度下的拍照效果作了调整;还提高了正常照片下的默认锐度(调到最高值了)以及一些小Bug。
不过总体来说,感觉出来的只有那个动画效果和锐度,其他好像都有点浮云了,或者说比较难感受得出来。另外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这次评测使用的是小米工程机,并不代表真正上市销售版的水平。下面,马上进入评测环节吧!
#p#副标题#e#
一、完成拍摄最短时间
手机拍照讲求方便,当然拍照过程的响应速度最为重要了。目前我们公认的是iPhone 4的拍照程序做得比较好的,下面也会以一些参照手机为例做多个对比的项目。
触发程序到对焦完成并拍摄的最短时间对比 |
|
型号
|
最短拍照时间
|
小米手机
|
3秒
|
索爱MT15i | 3.7秒 |
iPhone 4 | 4秒 |
摩托罗拉XT883 | 7秒 |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小米手机完成拍摄的速度是很高的,这也跟CPU主频高和对焦速度快有关系。
二、摄像头开合有声音
小米手机打开摄像头的过程并不吃力,并不像一些低端手机那样不能忍,从点击拍照程序图标到对焦完成大概只需要3秒钟,比较方便抓拍。但是打开摄像头的瞬间会有轻轻的一下子抖动(类似摄像头对焦的动作),这是在个别品牌手机中存在的。实测过iPhone 4的摄像头开合是没有声音的,而魅族M9的摄像头只在关闭的时候有轻微的响声(比小米轻一点)。
小米手机摄像头开启时有机械声响
摄像头开合的声音,涉及到硬件设计层面比较多,所以小米手机在这方面的的优化空间估计不大。说实话,摄像头能正常工作的话,是否有声音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只是如果你是一位爱机之人,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少用摄像头了吧。
三、对焦与快门时滞
小米手机可以选择是否自动对焦,打开自动对焦功能的话,就像iPhone 4那样自动帮你完成对焦动作,你只需要按下快门按钮(或点击屏幕的快门按钮)即可。小米手机的对焦方式还可以选择自动、正常、无限远和微距。当然,自由触屏选择对焦点的反应也是很迅速。
取景界面
对焦速度方面,表现比较良好,对焦成功率很高。不过目前小米手机的快门时滞还是有一点的,但是都能够控制在0.5秒之内,基本上按下快门前是什么画面的,拍出来就是什么画面的了。快门时滞长的坏处是什么呢?就是说,如果你按下了快门键,就把手机放下了的话,有可能拍到的不是对方,而是地板了……
-----------------------------------------------------------------------------
何为“快门时滞”?
照相机在不使用对焦锁定功能同时保证在自动对焦工作状态下,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到开始曝光的这段时间称为快门时滞时间。
#p#副标题#e#
四、取景画面对比度高,并不够清晰
小米手机的取景流畅度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水平,取景画面还可以显示辅助构图线,我们还可以选择全屏快门模式,直接点击屏幕就能够完成拍照,特别方便有些比较颠簸的场合。
取景预览时,小米清晰度不高
不过小米手机的取景画面目前并不是优化得很好,一方面是小米取景的时候清晰度不高,类似于数码变焦的效果,一些细节的地方并不是很清晰;其次,取景的时候,画面的对比度过高,有点不是很真实,特别暗部的细节都没有了;再者,就是光线不是很好的时候,例如傍晚,取景反差大的东西时,会突然有点黑白照片的感觉,有点反白。
如此一来,先别说在电脑上面的显示效果,就算是对于这块4英寸FWVGA的夏普屏来说有点浪费,因为本身取景预览应该可以显示得很精细的。造成这种原因的出现,有可能是为了提高取景的流畅度,而降低了显示分辨率,不过凭借小米的硬件,应该可以做到同时兼顾的,看来小米后期的优化要跟进一下了。
五、不一样的电子防抖
目前市面上的手机绝大多数都没有光学防抖组件,所以相对于消费级的数码相机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不能跨越的鸿沟,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手机本身的体积十分地小。
小米防抖模式拍摄样张
而说到电子防抖技术,至少也可以说出两种来,一种就是相机判断我们手抖的情况,控制一个不让我们手抖的最低情况,咔嚓拍一张照片后,相机自动帮我们PS成跟普通照片曝光量差不多的照片,这就像是用高ISO拍摄的那样,噪点显然比较明显。
而另外一种电子防抖,也就是小米手机所采用的,通过稍长一点的时间拍摄多张照片(快门比较快,曝光量不足的照片),并且合成在一起形成一张曝光量充足的照片,不仅保证了不抖,并且画质也有所保证。但是小米的这种电子防抖技术有一个劣势就是,拍照时间比普通模式稍长一点,但是大部分时候也是1秒钟之内的事情。至于你对于画质要求如何,还得自己权衡了。
#p#副标题#e#
六、ISO感光度测试
默认状态下的小米手机ISO是设置成自动的,但是我们还可以手动设置不同水平的ISO值,这算是比较高阶的功能了。下面我们看看小米手机在ISO 100-1600之间的画质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手机设置成ISO 100后,EXIF参数中显示实际的ISO会约200的,如此类推,到了ISO 1600的时候,实际ISO是3000左右,希望MIUI官方能够重视一下这个Bug了。
小米ISO100
小米ISO200
小米ISO400
小米ISO800
小米ISO1600
单从缩略图上看,ISO 800/1600的画质已经不能接受了,只有ISO 400以下的能用。ISO 400以下,画质的区分并不是很明显。当我们选择自动档,手机的ISO一般都控制在ISO 400以下的,所以如果怕麻烦,尽管信任手机的自动ISO就可以了。
#p#副标题#e#
七、最近对焦距离
小米手机带有自动对焦功能,所以可以拍摄一些微距的东西,经过测试发现,小米手机摄像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在7cm左右,而iPhone 4的最近对焦距离在6cm左右,都算是中规中矩的水平了,当然,还有更利害的拍照手机。
小米摄像头最近对焦距离
八、微距拍摄像场不平均
还是与微距拍摄有关的话题,小米手机到手之后,笔者也拍摄过不少的照片,但是会在一些微距照片当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是明明是平面的东西,拍摄出来边缘的成像也是虚化掉了。倘若我们当它是焦外虚化来看的话,好像还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要翻拍一张名片或者一份文件的话,就会发现问题了。这种情况要避免或减轻的话,就尽量不要在超近距离拍摄平面的东西,或者是把东西放到距离手机摄像头20cm以外的地方。
取景的时候都是清晰的
#p#副标题#e#
九、画质与锐度
在对比画质与锐度这一环节中,虽然像场不平均不是重点了,但是通过这个对比更加明显了,小米手机成像的顶部会出现不正常的虚化。而针对锐度这一表现,对比机型中索爱MT15i和摩托罗拉XT883都会比小米好一点,小米手机清晰的区域比较小。
小米手机样张
索爱MT15i样张
摩托罗拉XT883样张
十、弱光拍摄能力
小米手机由于并非采用背照式CMOS,这点上跟索爱MT15i比弱光成像的话,还是有点吃亏的。不过小米手机有较好的防抖性能,在以下场景中虽然并不十分出色,但是也可以说能让人接受了。
小米手机样张
索爱MT15i样张
摩托罗拉XT883样张
但是拍摄出来之后的样张就如上图那样
不正常的虚化区域集中上部
小米实例样张,稍微远一点的距离症状得到缓解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原因?根据笔者的猜测会有几点可能:1、我们取景的时候可以看到画面四周都是清晰的,但是拍出来之后却四角模糊,这有可能是软件处理的问题,如果这种情况属实的话,可以通过升级软件来解决;2、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设计得太近,加上光圈比较大(F2.4),所以产生了模糊;3、也有可能是镜头本身的镜片边缘光学质素不好。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的就是现在的这台小米还是工程机了,至于是软件还是硬件的问题暂时不能下定论。更多的原因欢迎大家继续探讨。
#p#副标题#e#
十一、部分样张欣赏
不过,理论跟实践也是有一定差距的,真正拍照的效果怎么样,还是要实际样张说了算,下面先放一部分的样张给大家看看,后续会推出专门的摄像头评测样张篇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小米手机样张
小米手机样张
小米手机样张
十二、总结
小米手机的摄像头究竟行不行?这个问题还得多方面去看。首先,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小米手机摄像头的规格已经达到了目前手机摄像头设计的较高水平,包括触摸对焦、LED补光、800万像素等等。另外,目前图像处理引擎设计得比较好的还是国外的大厂,如三星和索爱等,对于国产手机的拍照质量,我们要予以包容。
小米手机
所以说,如果你是一位对拍照要求比较高的摄影发烧友,小米可能给不了你三星手机的拍照色彩,给不了你索爱手机的弱光表现,并且在拍摄微距的时候还会有让人抓狂的像场不平均(针对工程机)。
但是,如果你对拍照效果的要求水平并不十分严格的话,小米手机则可以很好的满足我们日常的拍摄需要,有防抖又有大光圈,并且还具备720P高清摄像等功能。最为重要的是,以1999元买到的手机来说,这样的摄像头水平已经完全可以接受了。如此一来,相信大家心目中对小米摄像头也有自己的打分了。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