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看脸的时代,手机圈比拼颜值的程度也愈发激烈,厚度这一重要的颜值因素一直再被不断刷新,在去年OPPO等国内厂商就已经突破到5mm以内的整机厚度,相比11年前的超薄标杆MOTO Razer V3的13.9mm整整薄了64%以上。
实际上手机厚度做到5mm以内在目前已经到达一个极限了,而且必须要面对机身强度,镜头模组,3.5mm音频插孔,电池续航及系统硬件发热等各方面的瓶颈问题,设计难度之高可想而知,因此极限超薄设计也是厂商设计实力的彰显。
去年OPPO在R5身上做到了4.85mm的超薄厚度,但是因为牺牲掉了3.5mm音频插孔和独立喇叭开孔等实用特性而广受诟病。所以OPPO在全新的R7身上并没有继续延续极限超薄的设计,回归了6.3mm的正常水平。
尽管如此,但主打颜值的时尚手机品牌ivvi就没有向5mm下的厚度妥协,在之前把K1 mini做到边缘4.7mm后,在全新的年度颜值力作新机小i身上,ivvi又任性地做到了整机4.9mm的极限超薄厚度。
不过ivvi的5mm内设计似乎并没有牺牲实用性,甚至在多个方面做了一定突破,对此ivvi官方甚至宣称小i这个超薄设计是“无损超薄”。到底是哪些突破让ivvi如此任性而自信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在机身强度问题上,ivvi的4.9mm机身没有牺牲3.5mm音频接口,意味着留给支撑结构和外壳仅剩了1.4mm的余地。ivvi为了提高机身强度,全金属机身材质为壁厚仅为0.6mm的全铝钛合金,应用±0.03的高精度军工级CNC加工中心打造。这还不够,为了进一步提升强度,ivvi革命性采用了高强度悬浮梁结构,使抗弯力提升了50%。
另外ivvi小i在散热方面也有所突破,ivvi给这颗骁龙芯片处理器外设了纳米冰垫、石墨及整体金属壳,用独家专利技术实现全方位散热防护,虽然超薄但是根本不会烫手。
在极限超薄机身的手感上,ivvi采用smooth的设计理念,手感柔滑细腻,曲线优美,简洁大方,所搭载的康宁大猩猩2.5D 弧面玻璃,拥有水滴表面张力弧度的设计美感;弧形中框采用瑞士钟表级工艺手工打磨抛;0.2mm太空舱般的玻璃金属无缝对接工艺,加上5寸大小的屏幕,让小i握在手中质感舒适感尽显。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