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魅蓝最强 魅蓝E媒体评测汇总

  • 来源: 中国网   2016-08-16/13:13
  • 秉承“青年良品”精神的魅蓝,截至今年4月,推出仅15个月,累计销量已达2000万台。而8月10日推出的魅蓝E,配备3GB运行内存和32GB储存容量,售价仅1299元,更是成为千元级价位国产智能手机的新标杆。上市首日预约量就达了300万台,首发突破20万台。很多主流媒体对魅蓝E也不乏溢美之词。我们汇总了一些门户、专业媒体的测评文章,先一睹为快吧!

    新浪:这可能是魅蓝手机里识别度较高的一款

    http://tech.sina.com.cn/mobile/n/c/2016-08-10/doc-ifxutfpc4989788.shtml

    “全民全金属等于全民撞脸,在这样的基础上,区分一个品牌可能需要的是“细节”。对于魅族来说,这些细节是正面玻璃和金属封胶的方式,也是背面2.5D弧度。这两点,在产品上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年前,但是魅族E除外。“-新浪手机

    的确,魅蓝E采用了高端手机才有的纳米注塑工艺,CNC机身设计出两条CNC倒角边、采用了2.5D弧面玻璃,并且通过特殊的弧度设计,为魅蓝E带来更好的贴合度,握感优良。

    中关村在线:主推颜值的全新系列首作

    http://mobile.zol.com.cn/598/5985831.html?from=other

    “正如魅族方面早前所说,魅蓝E强调的并非配置等硬件信息,而是主打外在颜值,通过与此前魅族系列的产品进行区分,并利用各种颜色的支持,使人在外在上对该机容易产生好感。可以看出,魅族E主要面向部分没有资金来源的年轻学生等用户群体,较高的颜值和刚过千元的价位也是这部分用户容易接受的。”-中关村在线

    在配色上,除了传统的金银灰三色之外,还引入了玫瑰金、冰川蓝两个新的配色方案。清新活泼又时尚,在产品设计很魅族,但又有所创新,这正是它的特立独行之处。

    太平洋电脑网:靠颜值和快充,开启千元机洪荒之力

    http://mobile.pconline.com.cn/823/8237340_all.html

    “魅蓝E采用了新的设计语言——你几乎无法在魅族过去的手机中找到与此相似的外观设计,这看起来确实不太“魅族”。魅族的手机一向具有非常高的辨识度,但家族化的设计让魅族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审美疲劳的泥潭中,因此采用了新ID设计的魅蓝E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太平洋电脑网

    标配3100mAh电池有足够用户一整天使用的续航能力,同时还引入了18W快充设计,可以在30分钟充电50%,1小时充电90%。难道李楠会在发布会上说魅蓝E是神充。

    泡泡网:同时间内的所充入的电量魅蓝E更具优势

    http://www.pcpop.com/doc/3/3210/3210140.shtml

    “从实际测试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使用了mCharge的魅蓝E的确拥有比红米Pro更为强一些的快充能力。而且其智能的电压电流控制也保证了手机充电更为安全,如果你在手机的使用中拥有更多的应急充电场景,魅蓝E无疑是更佳的选择。”-泡泡网

    魅蓝E配备的UP0920快充电源适配器输入为100-240V,输出为5V或9V 2A,最大输出功率18W。这款充电器作为mCharge快充家族最新成员,其内核还是基于联发科技Pump Express Plus(MTK PE2.0)协议。智能调节功能,保证了对手机电池的充分保护。

    手机中国:三四千旗舰工艺打造最美魅蓝

    http://www.cnmo.com/reviews/554929.html

    “我们无法否认的是,魅族在外观工艺上的创新在国内还是领先的。大的不说,单单小小的一个Home键就多次引领国产手机的设计风潮,从早期的呼吸灯小圆点到现在融合多种操作和指纹识别与一体的腰圆键,魅族正是依靠这种一次次的微创新提升了品牌的用户粘性,用魅友们的话说就是,mBack+mTouch的组合有毒,一旦用了就回不去。”-手机中国

    精准的品牌定位,优秀的产品设计和品质,使魅蓝受到市场热捧。魅蓝E更是将“青年良品”这种品牌精神发挥到极限。发布会上,魅族高调宣布魅蓝E率先支持与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互联。可对汽车进行智能遥控:手机钥匙解锁、远程空调控制、车主授权等功能。

    如此功能强大的手机,却仅售1299元。5种的靓丽配色,满足你不同的审美需求。想要购买的魅友,要加紧时间抢购了!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