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摄影师带着美图V6手机记录了一位在成都深山隐居三年做古琴的老人,老人对古琴制作的制作与精细,对传承中华古典文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许多网友,今天,我们也来听听他的故事。
观望美图V6手机已经很久了,从发布到现在,经常在网上看到美图V6的测评图片。也很期待体验美图手机的拍摄性能。
作为摄影记者,一机(佳能1Dx)、两镜(16-35的广角,70-200长焦)、一闪光灯,这个是我每天的标配,背在肩上每天压的好重。
配备高像素、快速对焦和防抖镜头才能应对新闻采访中各种复杂光线与昏暗的拍摄环境。
恰恰在美图V6发布的时候这些功能都是主打,这太吸引我了,所以特别期待想感受下美图V6的自动对焦与光学防抖还有完美的景深效果。
我决定先用美图V6拍摄一个人物故事,是一位隐居深山的老先生,因喜欢古琴在山林中造琴、演奏的故事。
他吸引我的原因是,我觉得一块木头即使沉睡了千年也还是块木头,但通过老先生的双手雕琢就能变成悦耳的乐器,这个是我们祖先的智慧也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天色微亮,位于四川省成都龙泉驿区石香炉附近的一处山顶,一间“深山琴苑”茅草屋里66岁的杨广早早起床,简单吃上几口早饭,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手里捧着大小各异的刨子、锯子、刻刀在屋外的案板上“叮叮当当”的开始雕琢着古琴底面。
工具是匠人的一部分,匠人是用最普通的工具打造出让人惊叹的物品,这些工具细看发现许多都已有年代感,不少留存着杨老使用的痕迹,有的手柄用久了透出了岁月的墨色,有的刀用钝了,杨老也会自己打磨。“这块杉木是在周围村子农户家买的,至少有200年,这布满虫蛀的孔是做古琴的绝佳材料,这可是块宝。”杨广老人说,他研究古琴已经有10年了,在龙泉山上住了三年多。
杨广的草屋有一半是距离地面有一米多,几根木桩支撑着草屋,屋内四壁还露着风,一个微型暖风机和一个电磁炉是这个屋内的所有家用电器。“我的儿子很孝顺,在国外条件也很好。女儿对我也不错,我不缺钱只图一乐。”杨广老人制古琴不为名利,制古琴的居住环境简陋也非家境不好,他做古琴,只因真心喜欢古琴。
美图V6的电影模式,确实有着与电影一样的景别,看上去没有类似于单反镜头超广角的畸变。用刨子在修正古琴底部的时候,速度是很快的。起初我还担心美图V6的抓拍速度,当拍了几张后发现全像素PDAF对焦也是我想要的快速对焦,发现之前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并在此处选用的是美图V6圆形光斑。
杨广老人说自己从小就爱好音乐,小学2年级自学做二胡,3年级自学做笛。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太古遗音”让他对古琴着迷,从此开始了古琴研究。十年间,买书籍、看视频、查资料,购买工具。用料,尺寸,方法都是从零学起。工具不全就自己琢磨着制作,他自己制作的工具就有40多种。
我想用背景光斑来衬托刻刀在雕琢古琴时的木屑,选用了美图V6的旋转光斑模式,从画面上看更有动感。
杨广先是在自己的家中做,后来因为城市噪音影响做琴的氛围,便选择远离闹市。龙泉山风景秀丽空气适宜,于是杨广自己来到山林,在这里隐居专心制琴,彼时他自己制作古琴已有7年。女儿时不时的会给他送些蔬菜与大米等生活必须品。
沉睡百年的木头在他的手中不断雕琢,然后被赋予新的生命与意义。在和杨老沟通中,他偶尔会向我提一两句制琴的心得。“制琴这事儿,有时候多一毫厘少一毫厘对琴体的共振、音色都有影响,有时候就像我们做事儿、做人,要有规矩、有度。”制琴过程中的细微雕琢,对杨广老人来说,不仅不断磨砺心性的过程,也是与琴木对话感悟人生的过程。
想拍特写的时候就凑上前去,美图V6焦距还是能推到很近的距离,完全能满足一般特写画面时的要求。
那天去到杨老先生家里面不巧山上停电,所以整个屋子里特别的暗,好在他住的地方特别简陋,就连屋子都不是密封的,头顶木板空缺的地方就成了主要的光源。往往在这样的特殊光源下能得到较好的拍摄光影。前后搭载OIS光学防抖与超大1.8光圈帮了我的大忙,否则是拍不实这张照片的。
制琴之余,杨广老人还会翻翻相关的书籍。“每一次读,哪怕是同一篇文章,常会给我新的启发。这个地方安静,安静到每次读书的时候就像是和一个人坐在山林里对话。”杨广老人说。
全像素PDAF对焦技术,与专业单反相机是相同的工作原理,最快能在0.13秒之内完成实时对焦,让我能完全应对昏暗的拍摄环境。原本以为在杨老先生弹琴的时候我是抓拍不到的,后来看了下手机,手指都没有跑焦,美图V6的抓拍非常出色。
“古琴的制作是数学的精密演算,不能差分毫,一分一毫关系到古琴的音色和品质。”杨广还将阴阳五行运用在自己的古琴中,自己用古代作战侦查的方式,将翁坛埋在地下探听大地五音变化,并以阴阳互根的原理运用于古琴的设计制斫,使琴音穿透,发出厚重深远之音。
手部特写景深、锐度、色调可以和单反拍出来的相比,在手机屏幕与电脑屏幕看不出来差别。
除了制琴,杨广老人闲暇之余也爱弹奏自己所制的古琴。“琴做出来便是需要弹奏的,不弹时间久了也会坏掉。”杨广老人告诉我,每次弹奏时,就像是与一位亲密的故人交流,音色流转之间,也为制作下一把琴带来更多的启发。
逆光下的拍摄我本以为会是个剪影,美图V6的宽容度再一次把影像质量完美的提升。再加上美图V6所配置的6P镜头,能够很好的对逆光下的不必要的光斑进行过滤。
几把悬挂着的古琴旁边是一个塑料袋儿装着的一把米,看到杨老先生对自己的物质生活要求的这么低还是很让我触动,所以拍下了这个画面。
除了环境和技术,材料甄选对制作古琴尤为重要。为此杨广最远去过江西的九江收集制作古琴的木料,不管走到哪都盯着别人家的木头看。
不断的发现、研究、思考、调整,上百道的工序,不断的重复,不断的记录,不断的总结摸索。从选料到完工一把琴要花上4-5年时间,截止到现在他已经完成了6把古琴制作。
“我从制琴中得到快乐,日后那些弹奏这些琴的人从音乐曲调中亦能得到快乐,这些对我来说就足够了。我也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微薄之力,可以让更多人感受中国传统乐器的魅力。”杨广老人笑道。
总结:
我通常会在后期花40%的精力来表达我对图片的理解,我的理解指的是,如何将光影、色调进行统一。我对平时采访拍摄的照片的后期要求也比较高,我总和别人说,照片是有情感的,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摄影师对被摄者的一种理解。
这次手机摄影计划我打算使用国产手机进行,一个为的是“国货情怀”,民族的才是最好的,一个是现在国产品牌许多手机的影像配置确实达到了我们拍摄记录的要求。比如,这次全程拍摄我用的是新到手的美图V6手机,在这个手机的电影模式下,照片直出后,就已经达到我对照片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用LR想调出美图V6电影模式T1的色调风格的话,平均每一张要用10-15分钟。相对于单反来说就会省下很长的后期处理时间。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