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大会”:OPPO的又一场贴标签运动

  • 来源: 驱动号 作者: a's鬼鬼a's   2019-12-12/18:02
  • (来源:驱动号)多年以来,大多数人眼中的OPPO是一家以营销驱动的手机公司。然而,OPPO似乎在极力摆脱这个标签。

    一年前的2018年11月27日,一向低调鲜有在公开场合表态的陈明永在首届OPPO科技展上,带来了一个震惊行业的消息:OPPO在2019年的研发资金投入,要提高到100亿元。

    源自网络

    彼时,OPPO在2018年的研发费用并未超过40亿元,这意味着在今年的2019年全年,OPPO的研发费用已经大幅增长,比去年翻了一倍还要多。

    一年前刚亮相的首届OPPO科技展,在今年落地时升级成了公开的“OPPO未来科技大会”。12月10日,陈明永在深圳举办的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再次放出豪言:OPPO在未来3 年内要投入超过 500 亿的研发费用!

    OPPO前所未有地重视研发,意味着什么?

    在本次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陈明永再次强调, OPPO 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在5G大潮席卷而来的背景下,OPPO提出了IoT的”升级版”-“万物互融”,陈明永要把OPPO定义为一家面向IoT的科技公司。

    实际上,整个手机行业早已陷入全球出货量连续下滑,头部存量竞争马太效应加剧的大背景,纷纷寻求新的增长机遇。此时随着5G大潮的到来,手机行业都在经历变革,试图通过5G赢得竞争优势,布局IoT是最核心的一环。

    面对5G,不只是OPPO,手机厂商纷纷在给自己贴上IoT的标签。5G+IoT是一个全新的竞争赛道,研发和技术是关键。

    OPPO的“万物互融”到底是个什么鬼?

    今年年初,OPPO首次提出了“万物互融”的概念。具体含义上,OPPO陈明永指出,面向5G时代,5G与人工智能的切实落地,让万物互联走向现实,不过万物互联只是未来的基础,融合才是未来的核心。而技术融合、组织融合、文化融合,以及科技与艺术人文融合,将是万物互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源自网络

    从各家关于IoT的概念,OPPO提出的“万物互融”可能是最抽象的一家。因为在IoT的落地场景上,实际OPPO存在感和曝光度是小于友商的,但如今却站在制高点提出了更高阶的“万物互融”口号。

    关于友商们如何看IoT,我们首先来看看小米。小米的米家生态是IoT产业都绕不开的话题。小米早在招股书就明确:“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的IoT业务模式是围绕米家生态,打造种类繁多的硬件。而这些硬件已经通过小米之家等线下渠道让受众直接能够体验到,对受众形成了直接的IoT品牌印象。

    源自网络

    而华为则有一些区别。华为早前提出了1+8+N的战略思路,打造5G时代的全场景生态链。华为更多地在通过平板、笔记本、大屏电视和手表等设备多屏协作、基于分布式的鸿蒙OS和HiLink技术协议的应用覆盖,进行全场景生态构建,协同子品牌荣耀,一起来对抗米家的IoT生态。

    苹果虽然没有明确喊着“IoT”的口号,但其从核心技术、OS、各类硬件产品和内容生态早已成型,编织生态的能力已经存在。而今年在iPhone 11系列上,空间感知芯片U1的出现,也可以看出苹果的AI和IoT意识其实还是比较超前。

    其实从国产厂商纷纷布局IoT的表象来看,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硬件产品的品类越来越多。

    回头来看OPPO,在具体的落地上,OPPO的确算是一个后来者,OPPO在未来科技大会上首次展示了包括5G CPE、智能手表、智能耳机、AR眼镜等全新的硬件产品形态。

    5G CPE看上去很美好,可现实很骨感

    从多数报道来看,OPPO的5G CPE曝光量很高,成为本次未来科技大会的重磅亮相产品之一。不禁让笔者匪夷所思:以往很难拿上台面说事的CPE设备什么时候变成明星产品?

    5G CPE设备其实就是将5G移动无线网络作为互联网的接入点,通过WiFi信号共享给其他设备。在3G/4G的时代都有CPE设备,和我们手机把数据网络通过建立WiFi热点的方式共享出去的原理一样。只不过5G CPE设备是做成了专门的网络设备,在链接设备数量和信号覆盖上,接近无线路由器的性能。

    源自网络

    据悉,OPPO的5G CPE设备搭载了骁龙 X55 基带,支持 SA/NSA 双模 5G,支持超多设备接入。

    OPPO希望5G CPE能够取代有线接入,成为家庭的互联网接入终端,当然OPPO最主要的目的更是为了撬开智能家居的入口。

    5G CPE设备看上去很美好,但现实可能非常骨感,首先最大的障碍就是5G流量资费方面的因素,从以往来看CPE设备商用场景更多。很难有家庭把5G流量纳入整个家庭互联网接入的支出成分,如果看个4K视频都要犹豫,根本不符合长期以来用户对于家庭网络的惯有思维,反而会让用户陷入“流量焦虑”中。

    如果5G CPE的普及,意味着对传统光纤接入网络的颠覆,而5G网络在接入层的容量即便足够大,但上层的5G承载网是否做好接替家庭宽带的准备?面对千兆FTTH接入网的普及,在体验上可能很难有传统光纤接入的稳定性。特别是目前的NSA在承载网传输层并不具备能够抗衡FTTH有线接入上层不断升级的传输的能力,同时从NSA到SA又有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5G CPE很长一段时间只能是小众产品。

    另外,OPPO的AR眼镜也被大肆拿来说事,笔者并没有实际体验,不好评价。但从报道来看,OPPO对于AR的设想没有出现大的颠覆性。3D建模、手势识别和语音交互其实都是我们所设想AR生态的基本功能。

    而笔者认为,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的屏内摄像头才是这个大会的一个最大的技术亮点,是目前解决整体全面屏和前置拍摄的唯一完美方案。但可以看出,OPPO更想急于站到IoT的舞台。

    5G是IoT和AR爆发的机遇没错,但笔者感觉从OPPO拿出展示IoT落地的东西,有一种“硬性凑数”的错觉。毕竟,我们从小米米家的繁多生态硬件,或者从华为的麒麟芯片、鸿蒙OS和苹果的AR Kit、空间感知芯片等,能够看到一些非常直观明确的东西。OPPO虽然尽力争取给自己贴上“技术”的标签,但目前拿出的一些抽象概念和落地产品,还是缺点意思。

    “未来科技”大概对于OPPO自身来说,是一个突破

    贴上“技术”属性的标签是OPPO长期力争要完成的一个救赎运动,就像小米努力撕掉“年轻”、“性价比”的状况一样,一方面是碰到了成长的天花板,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华为的竞争压力。

    近几年以来,随着下沉市场的信息更加透明,特别是下沉市场的电商行为日趋频繁和成熟,让昔日OPPO的R系列延续下来的打法就不太奏效,而伴随着下沉市场零售业态的升级变革,OPPO自2016年登顶后,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衰落迹象。

    源自网络

    而另一方面,小米Ov都因为华为在国内市场承压。华为有天生的通信技术基因加持,品牌形象上并没有明显天花板。今年以来华为在国内市场对竞争对手的挤压非常明显。受到外部复杂因素影响,华为手机在今年国内的受众聚焦程度达到了历史之最,在国内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市场份额大幅蹿升,形成了一家独大的格局。

    小米Ov们对抗华为的一个策略就是增加“技术”属性,今年以来,小米Ov强调技术的状况尤甚。但在面向未来的IoT方面,小米的状况相比Ov要好很多。此时的OPPO既缺乏米家的生态编织能力,又缺乏华为天然技术基因能力,承压程度非同一般。除了增加“技术”标签外,OPPO甚至玩起了机海战术,让今年刚问世Reno系列成了名副其实的“快消品”。如果加上12月底即将发布的Reno3,盘点下来OPPO今年居然一共推出了4部Reno新机,相比昔日的一部R9撑起半边天的日子,的确让人唏嘘不已…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文章数: {{userinfo.count}}
    访问量: {{userinfo.zongrenqi}}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