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照的又一进步:可变光圈能为成像效果带来多大变化?

  • 来源: 驱动中国 文:王海鹏   2018-01-24/17:25
  • 驱动中国2018年1月24日消息  拍照已经成了手机厂商在发布会上必讲的一个话题,而“似单反”则成了行业内一个“不朽”的追求。事实上一个“似”字足以说明一切,相似的只是像素数量、专业模式内的各种参数,但“相似”还变不成“就是”。

    不过相似点如今又多了一个,那就是“光圈”这个概念。光圈不存在于相机的机身上,而存在于相机的镜头上。光圈的大小控制着进光量的多少,也控制着背景虚化的大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背景虚化也就越厉害;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背景也就越清晰。

    timg (1) 副本

    这里有个概念容易被混淆,那就是“光圈值”。光圈值是镜头的焦距/镜头通光直径得出的相对值。人们基本不说这个镜头的光圈是多少,而是说这个镜头的光圈值是多少。光圈值越小,光圈就越大,就像F1.7比F2.2要小,但是它的光圈却更大。

    此前的手机一直采用固定光圈的镜头,即便部分手机带有“电子光圈”,那也不意味着它可以改变镜头光圈的大小。以努比亚的“电子光圈”为例,虽说名字中带了“光圈”二字,但拍出来的效果却有些像PS堆栈所产生的结果。

    Screenshot_2018-01-24-17-17-37 副本

    又或者说二者的原理其实都一样,通过大量的照片进行合成运算,便可以获得这种效果。而真正的光圈只控制着背景模糊的程度,对上面这种效果并没有直接作用。之所以说“没有直接作用”,是因为单反用户可以通过缩小光圈的方式获得更长的曝光时间,从而达到慢门的拍摄所需的进光量。(如果还是过曝,单反用户还能选择中灰镜)

    由此可见“电子光圈”并不能代替“可变光圈”,而从前厂商们不使用可变光圈,一是成本问题,二便是手机内部空间寸土寸金,厂商没办法再放下一些遮光片。如今有爆料称,三星S9系列中的某一款将会搭载可变光圈镜头,它的出现或许意味着手机拍照进入一个新阶段。

    正如上文所说,搭载可变光圈之后,用户可自由控制光圈的大小,也即(相对)自由的控制曝光时间和背景虚化程度。举例来讲,目前黑白+彩色双摄方案已经可以提高暗光环境下的成像效果,但配合可变光圈后手机的夜间拍照将变得更加强大。

    不过手机的镜头本就体积微小,即便从三星W2018能够将光圈值从F1.5调至F2.4,那看起来也只是小了一圈。而单反镜头则由于本身体积硕大,改变光圈值后变化十分明显,所以不同光圈值下拍出的照片也就有着更大的不同。

    44343

    1516597837550

    因此,手机搭载可变光圈镜头,对成像效果的提升不能说没有,但绝不是“是单反”,只能说更加“似单反”,而且这个“似”,指的还是玩法上的“似”。

    网上流传一句话叫做“底大一级压死人”,其中的“底”指的是感光元件,也就是图像传感器。通俗来讲图像传感器越大、成像效果也就越好,而且这种效果增加的非常明显。但增大图像传感器还得增大镜头的口径、长度,而这势必会造成手机镜头凸起的程度再度增加,所以目前几乎没厂商愿意冒“消费者”之大不韪来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热爱摄影的手机用户只是少部分,他们不可能为了小众市场而置大众市场于不顾。

    不能增大感光面积,那还能考虑改进算法。不过目前算法最好的算是虹软,而现在已经有不少厂商都采用了它家的算法,所以算法方面能改进的也不算大。至于那些比虹软算法更好的独家算法,由于那些厂商也不外用,所以干脆视而不见。

    最后剩下的只有镜头了,自前几年双摄出来后,尽管此前又曝光了华为P11将搭载后置三摄,但一直以来连个华为P11谍照都没被曝光,所以可信度也不大。相较而言,可变光圈不仅能切实的提高一点成像效果,在宣传方面也更加具备优势(不会被密集症患者讨厌),所以可变光圈或许会成为未来手机的一项标配。

    不过不得不说,能否成为标配还得看国内手机厂商是否愿意跟进。毕竟2017年全球销量排行榜中,国内手机厂商在前五位中占据了三位,这可是一股极具影响力的力量。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