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量不够用”?两款百瓦级快充手机推荐

  • 来源: 驱动中国 作者: yaok   2022-06-16/16:38
  • 驱动中国2022年6月16日消息

    近些年来随着手机越加智能化,功能上也越加往电脑靠近,因此大部分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所以对续航和充电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作为厂商来说,除了每年耗尽脑汁去提升CPU内存屏幕这三大件之外,快充技术也成为了针对用户痛点的核心指标之一,毕竟在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下,时间就是金钱,减少充电时间等于变相省钱。

    而目前市面上的有线快充基本分为三个档次:100W及以上、50-80W、40W以下。其中40w可以实现1小时以上充满4500mAh电池,明显速度太慢,50-80W级别的充电已经完全虽然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充电需求了,但是4500mAh的电池需要接近40分钟。显然对于重度手机用户也是不够的。因此想要实现“充电自由”还得直接上百瓦级以上的快充,而百万级的快充的体验感也是其他瓦数所不能比拟的。

    对此,临近618尾声笔者挑选出了两款高性价比的百瓦级别的快充手机,以供大家参考。

    微信图片_20220616130517

    Redmi K50 Pro

    不输旗舰的2K直屏机

    微信图片_20220616125413

    配置上,搭载天玑9000八核处理器,台积电4nm工艺制程,采用Cortex-X2 + Cortex-A710 + Cortex-A510架构,最高主频可达3.05GHz,采用Mali-G710十核,同时也配备了VC液冷散热以及7层石墨散热。因此无论是深度游戏还是观影都十分强劲,但是散热的不足的缺陷限制了天玑9000的性能释放有点遗憾。

    微信图片_20220616125438 

    屏幕上,采用了2K分辨率三星AMOLED柔性直屏、支持120Hz高刷、杜比视界等一系列功能。而且得益于超高分辨率,所以屏幕整体观感更加出色,也可以清楚感受到显示精细度的提升。

    微信图片_20220616125431 

    续航上,采用了120W快充和5000mAh大电池,在续航和充电上妥妥的算上第一梯队。

    微信图片_20220616125419

    其他方面,后置1.08亿主摄(三星HM2)+800万超广角+200万微距的拍摄组合也完全够用。以及X轴线性马达、采用杜比立体声双扬声器,支持蓝牙5.3、红外遥控功能也十分全面。

    微信图片_20220616125424

    因此,这款Redmi K50 Pro尽管定位上不是旗舰机,但是从各项配置上来看足以媲美主流旗舰。尤其有拍摄需求的用户是一款值得考虑的手机。

    realme GT Neo3

    性价比拉满的千元机

    微信图片_20220616125859

    配置上,联发科天玑810+移动平台+LPDDR5 内存+ UFS 3.1强势三件套组合,因此无论是性能还是实际使用上来说,都有着旗舰级别的体验和享受。

    微信图片_20220616125908

    屏幕上,采用了FHD+ 水准的 120Hz 高刷新率 AMOLED 屏幕,在显示效果上也基本满足普通用户的大部分需求,而且支持高达 1000Hz 的智能瞬时触控采样率,这一点对于热爱打游戏的用户来说,却是恰到好处。

    微信图片_20220616125913

    续航上,采用了150W 超级闪充,这几乎是行业充电的天护板了也是这款手机的最大亮点所在,因此很短时间内完成100%充电毫无压力。而且600 次完整的充电循环后依旧保持 80% 以上的电池容量,让这块4500mAh 的电池寿命可以更长。

    2222  

    其他方面,5000万像素索尼IMX766主摄+OIS光学防抖在同价位的拍照表现也毫不逊色,以及打造独立显示芯片、更好的散热系统、屏下指纹全方位感应的NFC等功能也相当全面。

    微信图片_20220616125919 

    因此,这款realme GT Neo3在主打 150W 智慧闪充的同时,性能配置和外观质感也可圈可点。也是2K价位段最值得入手的高品质机型之一。

    总的来说,这两款手机无论是从性能配置还是续航表现上,都十分值得考虑。不过realmeGTNeo3最高支持150W快充,充电速度更快,搭载独立显示芯片,游戏体验更棒且价格相对低一点。而Redmi K50 Pro各项表现比较均衡,天玑9000性能更强,配备2K直屏素质更高,像素拍摄更好。因此不同的用户可以针对各自不用的需求来甄别和选购。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