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中国移动到底该不该被拆分?

  • 来源: 驱动中国 文:邓支航   2017-08-29/16:18
  • (驱动中国/邓支航)在近期8月的年中财报收割季里,国内三大运营商陆续放出了截止到2017年中期的半年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79亿元,同比增长6.7%;共创造利润663亿元,同比增长5%;三家日均净利润的总和约4.29亿元,其中中国移动的利润占比超过80%。

    具体来看,中国电信上半年经营收入为1847.18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4.1%;股东应占利润为125.37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7.4%。

    中国联通上半年营收达到1241.1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为24.2亿元,同比增长68.9%。

    而中国移动的表现依旧抢眼,在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889亿元,比电信和联通的营收之和还高出了26%,同比增长5%。

    zonghecaibao

    净利润方面,中国移动2017年上半年的净利达到了627亿元,同比增长3.5%,这个利润超过了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利润之和的4倍。通过对比来看,中国移动日赚约为3.48亿元,只需要7天就可以赚到中国联通上半年的全部利润。

    另外,在移动通信用户规模方面,中国移动依然最大,4G用户数达到5.94亿,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为1.52亿和1.39亿,其中,中国电信4G用户增长速度最快。

    固网用户上,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用户数达到1.28亿户,比去年底净增498万户,其中FTTH用户数达到1.17亿户,比去年底净增1124万户。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固网宽带用户同比增长4%,达到7692万户。

    中国移动的用户数在去年年底赶超中国联通后,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在2017年上半年净增1542万户,达到9304万户。

    国内电信行业有拆分重组的“惯例”

    2017年上半年的财报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中国移动不仅在传统的移动通信领域,如今在固网领域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显然再次得到巩固。每当看到这种寡头局面的时候,按照我们历史上电信多次重组的惯例来看,又出现了类似“拆分中国移动”的呼声。

    一般来说,国家资本控制的关键性而基础性领域的企业要是长期处于一家独大的状况,将会存在严重弊端,特别是缺乏有效市场竞争带来的行业和技术进步缓慢,服务体系成长缓慢等弊端。如果有必要,将会引入有另一家与之规模相当的企业来形成有效竞争,或者对“独大”的企业进行拆分。

    c4b5a2bbb1314149a95930c7e8ea1ec7_th

    我国的电信业经历了多次重组,特别是在1999年,一家独大的中国电信经过陆续的业务拆分,有效降低了寡头效应。同时由原移动业务拆分而出的中国移动,凭借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而到了2002年,国家为了打破中国电信在固网方面近乎垄断的局面,采用了“南电信北网通”的一刀式切割,再次对中国电信完成了拆分。

    而在2008年,电信经历了最革命性的重组,重新分配了市场资源,完成了“六合三”,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为了削弱中国移动在2G网络的强势地位,在3G时代,中国移动需要承担提升发展自主3G制式——TD-SCDMA的重任。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和电信分别获得了国际上成熟的WCDMA和CDMA2000的3G制式牌照。

    拆分重组,是我国对电信行业促成有效市场竞争的行政干预手段,伴随着体制上的重组,平衡的措施同时也伴随着调配各方的网络牌照和无线电频谱等方面资源优势。

    中国移动为何越来越强?

    中国移动从电信拆分出来的时候是1999年,当年老电信人几乎都不愿意被拆分出去,在官僚和本位主义盛行的国企内部,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未来移动通信爆发的能量。拆分后被调整到移动的大部分是年轻人,能闯能干。因此中国移动的成长,除了移动通信时代来临的助推因素外,人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曾就职于中国移动某地分公司,一位当年从中国电信分流到移动的老员工,向笔者这个曾经的新移动人描述当年发展2G网络时的场景时,居然用了“艰苦创业”等的这样词汇,他把第一代移动人如何架缆开基站、干劲十足的场景描绘很生动。这在外包盛行的当下,很难想象拥有垄断资源的国企什么时候能够这么地“拼”过,让笔者很有所触动。

    中国移动通过拼搏努力的人抓住了机遇,在2G网络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样的基础让中国移动在极为被动的3G网络时代里,才有了一定积累的翻身资本。

    在4G牌照正式发放前,中国移动早已经紧锣密鼓开足了马力在进行4G网络建设和测试。笔者当时所在的中国移动某地分公司里,不断变换数字的“4G-X期工程”成了网络部门最大的任务,也成了网络部门劳动竞赛的关键目标,工建部门天天开会盯进度,通宵加班的状况并不在少数。

    中国移动是4G建设最积极的一个,中国电信的步伐也很快,但是范围和规模相比中国移动要小许多。而中国联通的步伐慢了不只一拍,当4G几乎没有悬念成为大势所趋的时候,联通仍然在忙着升级DC-HSPA+,并在外宣中把HSPA+纳入到了4G范畴中。造成的结果是,当年很多村镇都已经有移动4G信号覆盖了,而联通才在进行4G网络测试。

    同时,4G的到来让中国移动终于首次引入了可以兼容TD-LTE的苹果手机——iPhone 5s,中国移动的TD-LTE终端不再是非主流机型。而中国电信受制于一定“全网通”终端因素的弱势,心有余而力不足并未起到太明显撼动作用。

    再说说中国移动固网业务从“零”开始近乎神话的崛起,中国移动在通过铁通获得固网牌照后,凭借雄厚的资本优势,从OTN到FTTx,大力建设光网络。并用不计成本的方式,病毒式发展宽带新增用户。为了改善大量网络服务资源在竞争对手的劣势,移动同时也在大规模引入和建设CDN网络以改善体验,让中国移动宽带逐渐在摆脱“质次价低”的标签。中国移动固网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用钱砸出来的。

    如果从笔者曾经的移动内部视角出发,由于和电信和联通的相关内部人士也有一定交流接触的时候,会觉得中国移动内部虽然也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总体上不管是薪酬福利,还是工作氛围和执行体系相较于另外两家运营商要好。

    笔者要强调的是,移动毕竟是国企,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只是相对另外两家而言,它存在的问题要小一些。要是谈到对于战略到执行层面的把控,中国移动整体上臃肿的体制观念和新兴的IT公司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其实在当年移动互联网爆发阶段,中国移动等运营商陷入了“沦为管道”的恐慌中,然后去建立各种基地,发展移动社交、发展移动视频、发展物联网等等动作频出。不过作为臃肿的、很多人挤破头也想进的国企,体制和思维仍然无法跟上互联网公司的步伐,比如一个“飞聊”APP的体验都做不好,因此到目前基本还维持在“怎么做管道、把管道做好”的层面。

    如何“削弱”中国移动?

    如今,中国移动在4G时代取得了大幅度的领先优势,而随着5G网络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即将到来,同时在中国移动固网用户的疯狂增长下,中国移动的优势拉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差距或可能更大。要是在竞争上没有明显短板的话,显然会产生“强者越强”马太效应,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空间严重挤压,形成缺乏有效市场竞争的寡头局面。

    中国移动似乎又到了不得不“拆分”的时候了,但是如今去拆分是否能真正够解决问题,这又到了考验我们上层决策者智慧的时候。要是从如今眼光来看,历史上国资委、发改委等体现国家意志的决策层们对于电信的重组,并未起到实质上的作用,虽然中国联通错失4G时代的先发机会,导致竞争力不强是其自身不争气的因素外,更多的还是“拆分”制度的弊端。

    决策层们应该已经意识到了电信行业拆分重组的风险,这种体系也是各种受限,各种权衡,仍然不能充分解放市场竞争,不仅如此还让中国移动越来越强大。要真正如何从国家意志的政策层面“削弱”中国移动,拆分虽然不是好的选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扶持弱者的策略或许也是一条出路。

    近日中国联通的混改方案公布,此次联通混改方案共涉及金额约780亿元,战略投资者包括BATJ、苏宁、光启互联等网络和连锁巨头,以及中国人寿等大型国有集团。被认为是国企注入了互联网企业的活力,是中国联通焕发生机出现改变的契机。

    不过实际上完成混改后的中国联通国有资本依然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混改不改变联通的国企性质。作为电信行业首家接受混改的企业,中国联通在混改后其内部决策和执行上是否能够发生质的改变?可能在短期看来并不明显,而这个论证摸索的时间空档能否留给中国移动来继续拉大优势呢?如果混改后中长期的发展如何,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驱动中国/邓支航)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