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要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话对我的感触颇深。恰逢昨天又跟魔漫相机创始人任晓倩有一次关于魔漫相机在艺术创作领域的一次探讨,所以才有此文。 如何用艺术服务人民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今天我们来谈谈魔漫相机,我认为目前最好用的漫画类APP 。“魔漫相机,一秒变漫画,时时有惊喜!”在学院派的《圣经》里,或许很难找出这样的句子。身处艺术与大众之间的流行文化,从来都是一堆复杂矛盾的合体,魔漫相机也不例外。 但如何用艺术服务人民,对当下饱受市场化洗礼的文艺工作者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也愈发多样化。文化艺术作为软实力的彰显,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文化事业有了迅猛发展。创意产业依靠自主创新,也相继有不少企业得以走出国门并影响全球。仅以时下深受大众喜爱的魔漫相机为例,这款APP充分体现了文化事业的成果。 从魔漫相机的发展轨迹来分析,可以说它真正做到了“根植于漫画艺术”,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一张张生动的脸部表情,在社交网络上传递、分享,并以此获得全球1.6亿用户的追捧。 艺术与大众之间搭建桥梁 漫画作为一种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形式,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已经逐渐走出殿堂融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成为类似摇滚、街舞等时尚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技术的革新,漫画传播的介质也从传统纸质向电子化发展。这其中就包括连环画、动漫,以及当前互联网生态下的风靡全球的虚拟社交APP,魔漫相机、Bitstrips等就是这个时代商业漫画的拓荒者。 从某种角度上理解,无论是达芬奇、宫崎骏、丰子恺,还是当今的各种商业创作群体,他们所展现的都是一代代漫画人不懈的追求与努力。这个努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在艺术与大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难得的是,这样一种潜在的艺术追求,与当下魔漫相机创始人任晓倩的主张不谋而合。 在任晓倩看来,艺术本身是拥有一种力量的。这种力量通过“超越现实的视觉传达,可以感染人,改变人的心情,甚至生成一个梦想让人去向往。”用她自己的话说,正是怀着这份最初的“打动”,任晓倩没有走传统艺术家自我成名的道路,而是想“让艺术能为大众服务,改变人们的生活。” 或许可以这样比喻,任晓倩的魔漫相机就好比是一座桥梁,桥的一头通往艺术,另一头则通向大众。 艺术作品再创作的过程 从2014年7月份上线至今,魔漫相机一直在追求的一个价值,就是让普通大众能走进艺术,感受和享受到艺术给人心灵带来的力量。就算不懂艺术的人,在好的绘画作品面前也会感觉到震撼。 但是,即便是在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之后回首这样一个愿景,实现起来也并非轻而易举。 “一直以来,艺术和普通大众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往往是因为理解不同所造成的。”对此任晓倩有着独到的见解,“现在魔漫就是一座桥梁,通过把大众变成艺术世界的角色,拉近艺术和人们的距离,从而也让艺术行业以服务大众为导向,我想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艺术与大众之间的改变。” 拿魔漫相机即将推出的铅笔淡彩系漫画来说,这种区别于单色和彩色的特殊着色技法,就显而易见地涂抹着一层浓浓的艺术底色。这种视觉创新的灵感来源,并非大众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而是出自传统绘画艺术。但它确实能够诱发一种新的时尚而受到大众喜爱,这是艺术思维所赋予流行文化的独特情怀。 是否可以说,成千上万的用户使用魔漫相机拍摄制作漫画头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艺术作品再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与生活成为一个彼此交融的整体,两者的距离被消解了,大众得以真正参与和融入到艺术中来,同时被艺术所打动。或许,这也正是任晓倩和他的魔漫相机一直坚守的那份初心!
责任编辑:陈晨
|